2025年敲诈勒索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2025-10-20 15:41:41 法律知识 0
  敲诈勒索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等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等,达“数额较大”或二年内三次以上的立案追诉。量刑分三个档次,数额不同刑期不同。司法实践量刑会综合考虑认罪态度、退赃等多种因素。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敲诈勒索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一般分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或者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予以立案追诉。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

   1.构成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实践中,具体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退赃退赔情况、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等因素。

   二、敲诈勒索怎么认定未遂

   敲诈勒索未遂的认定需从以下要点把握:

   首先,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模式是,犯罪人通过威胁、要挟等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进而被迫交出财物。若犯罪人实施了威胁、要挟行为,但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心理,未基于恐惧心理而交出财物,应认定为敲诈勒索未遂。例如,犯罪人以公布隐私相威胁,然而被害人深知其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害怕,未交付财物,此情形构成未遂。

   其次,即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实际交付财物,或者交付财物的行为并非基于犯罪人的敲诈勒索行为,也属于敲诈勒索未遂。比如,被害人虽害怕,但在交付财物前被他人阻止,或者是基于同情等其他原因交付财物,并非基于敲诈勒索产生的恐惧,都应认定为未遂。

   最后,若犯罪人已着手实施敲诈勒索行为,因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当场抓获等,导致无法完成获取财物的结果,同样构成敲诈勒索未遂。总之,敲诈勒索未遂关键在于犯罪人未能实际取得财物,且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致使犯罪未得逞。

   三、如果有人敲诈怎么处理

   遭遇他人敲诈,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惊慌可能导致应对失误,让敲诈者有机可乘,务必稳定情绪,理智应对。

   第二,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比如敲诈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信件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揭露敲诈行为、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第三,不要轻易满足敲诈者的要求。满足一次往往会引发更多敲诈,要明白妥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四,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准确地向警方陈述敲诈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方式、涉及金额等信息,配合警方调查,借助法律力量惩处敲诈者。

   第五,若因敲诈致使自身名誉受损或遭受其他损失,可咨询专业律师,考虑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敲诈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挽回损失、恢复名誉。总之,面对敲诈,要依靠法律武器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敲诈勒索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