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诈骗获利2万可以取保吗

2025-10-20 17:40:14 法律知识 0
  诈骗获利2万可以取保吗?诈骗获利2万,满足法定条件可取保候审。如可能判管制等刑罚、患重病等,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或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办结。符合条件且司法机关认为无危害,可能批准申请,最终能否取保由司法机关依法审查决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诈骗获利2万可以取保吗

   诈骗获利2万,满足法定条件可取保候审。根据法律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些情形下可申请取保候审。

   对于诈骗获利2万的案件,若犯罪嫌疑人符合上述条件,比如身体有严重疾病需就医、属于怀孕或哺乳期妇女等,且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司法机关认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如不会再实施犯罪、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就有可能批准取保候审申请。不过,最终能否取保由司法机关依法审查决定。

   二、诈骗犯怎么通过微信诈骗

   诈骗犯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方式多样。

   一是虚构身份诈骗。诈骗犯常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或知名人士等,通过微信与受害者建立联系,获取信任后,编造各种急需用钱的理由,如突发疾病、家人出事等,诱使受害者转账。

   二是虚假购物诈骗。在微信朋友圈或公众号发布低价出售热门商品信息,如名牌奢侈品、紧俏电子产品等,以先付款后发货为幌子,收到钱后便失联。

   三是网络交友诈骗。以恋爱交友为诱饵,与受害者发展感情,在适当时候提出投资、帮忙周转资金等要求,一旦受害者转账,便消失不见。

   四是虚假中奖诈骗。通过微信发送中奖信息,称受害者中巨额奖金或贵重奖品,以需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骗取钱财。

   五是仿冒官方诈骗。仿冒微信客服、银行客服等官方账号,以账号异常、资金存在风险等理由,诱导受害者按照其指示操作,将资金转出。

   民众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微信上的陌生人及可疑信息,避免财产损失。

   三、有诈骗意图构成犯罪吗

   仅有诈骗意图一般不构成犯罪。犯罪的认定需主客观相统一,除具备主观故意,还需有客观行为。

   从主观方面看,诈骗意图体现了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心理状态。然而,仅有内心想法,而没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不能认定构成犯罪。因为法律不能惩罚人们单纯的思想活动。

   从客观方面讲,要构成诈骗罪,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进而遭受财产损失。例如,编造虚假项目吸引他人投资、假冒身份骗取信任后获取钱财等行为。

   比如,甲虽内心盘算通过虚构生意骗乙的钱,但一直未实际行动,这种情况下甲不构成犯罪;若甲编造理由向乙借钱并打算骗钱不还,且向乙实施了虚构事实的行为,乙基于此借出钱款遭受损失,此时甲的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构成犯罪。

   以上是关于诈骗获利2万可以取保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