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抚养权是否可以提前约定

2025-10-22 09:00:36 法律知识 0
  抚养权是否可以提前约定?抚养权可提前约定,需合法且符合公序良俗。常见情形有婚内协议和离婚协议约定。婚内约定效力有争议,可能因侵犯子女权益等无效;离婚协议约定大多有效,但可依法定情形变更。约定要合法合理利子女。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抚养权是否可以提前约定

   抚养权可以提前约定,但需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提前约定抚养权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在婚内夫妻双方签订协议,对未来若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归属进行约定;二是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子女抚养权。

   婚内关于抚养权的约定,其效力存在一定争议。因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抚养权问题尚未实际发生,这类约定可能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若约定内容明显侵犯子女权益,或违背法律基本原则,可能被认定无效。

   而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权的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子女合法权益,通常是有效的。不过,抚养权的约定并非绝对不可变更。若出现法定情形,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虐待子女等,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总之,抚养权可以提前约定,但要保证约定合法、合理、符合子女利益。

   二、不让探视孩子变抚养权吗

   不让探视孩子不一定能变更抚养权。变更抚养权需要满足法定条件,法院判决是否变更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成长。

   不让探视孩子,侵犯了探视权人的权利,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情形。根据法律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若只是单纯不让探视,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探视权,比如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配合行使探视权。只有当不让探视的行为背后,存在如虐待、忽视孩子等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情况,才有可能成为变更抚养权的理由。所以,不能仅以不让探视孩子就要求变更抚养权,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抚养权官司录像保留多久

   在抚养权官司中,录像保留时长并无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保留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若录像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在整个诉讼程序期间,包括一审、二审,甚至再审阶段,都应妥善保留,以确保在各阶段都能提供该证据。一般来说,官司终审结束后,出于谨慎考虑,当事人最好保留一段时间,因为可能存在后续申诉或执行等相关问题,需要该录像佐证。

   若录像存储在司法机关或相关机构,其保存制度和要求由这些机构自行规定。部分机构为便于管理和存档,可能会按照一定期限保留证据材料,例如几年甚至更久。

   此外,若录像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在官司结束且无后续法律需求时,当事人可考虑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隐私泄露。总之,为保险起见,当事人在抚养权官司中应长期保留录像,直至确定不再有法律用途。

   以上是关于抚养权是否可以提前约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