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法关于解雇的规定有哪些
一、劳动法关于解雇的规定有哪些
在劳动法中,解雇相关规定如下:
(一)合法解雇
1. 过失性辞退
- 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被解雇。例如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工作成果远低于岗位要求标准。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这要求单位的规章制度合法、合理且经过公示,如员工多次旷工达到公司规定可辞退的标准。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像财务人员挪用公款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无过失性辞退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非法解雇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解雇员工,属于非法解雇。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法关于解雇的规定文件有哪些
劳动法中关于解雇有以下主要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其中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2.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例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等情况。
3.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规范用人单位的解雇行为。
三、劳动法关于解雇的规定文件是什么
劳动法中关于解雇(解除劳动合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 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此外,还有经济性裁员等相关规定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需求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关于解雇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