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诈骗把钱都还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一、诈骗把钱都还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诈骗案件中,退还全部赃款是一个重要情节,对申请取保候审有积极影响,但能否取保候审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退还全部赃款表明犯罪嫌疑人有一定悔罪表现,降低了社会危害性,这符合“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条件的部分考量。然而,司法机关还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如诈骗手段、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过往是否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等进行判断。若犯罪情节较轻、手段并非恶劣且无前科等,结合退赃情节,申请取保候审获得批准的可能性较大;若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即便退赃,也可能不被批准取保候审。
二、涉嫌诈骗案只获利1500元怎么判刑
涉嫌诈骗案,即便只获利1500元,其判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
首先,要看诈骗行为发生地的相关司法解释对诈骗罪“数额较大”等标准的规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数额标准存在差异。若该地区将1500元认定为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依据刑法,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其次,考量案件其他情节,如是否存在自首、立功、坦白、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或者是否有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诈骗救灾物资等从重处罚情节。
若1500元未达当地“数额较大”标准,但存在多次诈骗等符合入罪条件的情形,同样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的量刑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公正裁判。
三、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诈骗怎么判
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诈骗,关键在于是否能认定“不知情”。首先,需判断行为人在当时情境下,依据一般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是否应当知道行为的诈骗性质。
若确实完全不知情,主观上无诈骗故意,不构成诈骗罪。但司法实践中认定“不知情”需有充分证据支撑,比如相关沟通记录、行为背景等能显示其对诈骗活动毫无认知。
若被认定为应当知情却称不知情,可能被认定为具有间接故意,构成诈骗罪共犯。量刑会综合考虑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参与程度、诈骗金额等因素。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量刑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判定。
以上是关于诈骗把钱都还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