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安置和原地安置有什么区别
一、离职补偿差旅费合理吗
离职补偿差旅费是否合理,需视具体情形判断。
若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明确约定,员工离职时可获得差旅费补偿,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那么按此执行当属合理。比如公司规定员工因工作产生的未报销差旅费在离职时一并结算补偿,这种情况下支付差旅费补偿有依据。
若没有相关约定,但员工能证明差旅费是在离职前因执行公司工作任务而合理产生且尚未报销,从公平原则和劳动权益保护角度,公司也应当给予补偿。例如员工为完成公司项目出差,产生费用后还未来得及报销就离职。
然而,若既无约定,员工也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差旅费与工作相关且合理产生,公司拒绝补偿差旅费通常也是合理的。总之,要综合合同约定、证据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定离职补偿差旅费是否合理。
二、劳动法规定离职时间多长是正常的
劳动者离职时间因不同情形而有不同规定。
若劳动者主动离职,在试用期内,需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转正后,则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种情况下按规定提前通知,即为正常离职时间安排。
若是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此时无需遵循上述提前通知的时间限制。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可自行约定离职时间,只要达成合意且不违反法律法规,该约定时间就是正常的。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等,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总之,正常离职时间需依据具体离职情形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三、拖欠工资辞职后一直不给怎么办
若辞职后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一直不给的情况,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数额、发放情况等事实。
其次,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可直接与单位负责人沟通,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明确告知其拖欠工资行为的违法性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限期支付拖欠工资。
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程序相对简便快捷,通过仲裁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并可根据具体情况主张经济补偿等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注意遵循法定程序和时效规定。
以上是关于离职补偿差旅费合理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