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是5000还是6万
一、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是5000还是6万
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既不是单纯的5000元,也不是6万元,而是分情况而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在202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施行后,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目前,贪污罪、受贿罪“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是3万元,“数额巨大”的一般标准是20万元。所以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即立案追诉标准为6万元,“数额巨大”的标准为100万元。
不过,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在上述数额幅度的基础上,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就是说,在个别地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不同的立案标准,但通常情况下是6万元。
二、职务侵占款项是否要返还原单位的钱
职务侵占款项必须返还原单位。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单位的财产权益,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就包括返还侵占的财物。
从民事责任角度,单位作为财产的合法所有者,对被侵占的款项享有返还请求权。即使行为人因职务侵占行为受到刑事处罚,也不能免除其返还财产的民事责任。
从司法实践角度,司法机关在处理职务侵占案件时,会依法追缴犯罪所得,责令行为人退赔给被害单位。如果行为人积极返还侵占款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
总之,职务侵占款项应当返还原单位,这既是法律的明确要求,也是维护单位合法财产权益的必然要求。
三、职务侵占款项是否要返还原单位财务费用
职务侵占款项应当返还原单位。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性质来看,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被侵占的财物原本就属于单位所有,侵占人没有合法的占有依据,所以必须返还。
从民事责任角度,侵占人实施职务侵占行为,侵害了单位的财产权益,单位有权要求侵占人返还被侵占的款项,以恢复自身的财产原状。这是基于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后产生的返还请求权。
从刑事责任与追赃角度,职务侵占行为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在追究侵占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会依法追缴其侵占的款项,返还给受害单位。即使侵占人因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侵占款项的民事责任。
总之,职务侵占款项依法应当返还原单位,以维护单位的合法财产权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以上是关于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是5000还是6万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