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能要多久工资
一、劳动仲裁能要多久工资
劳动仲裁可主张的工资期间,需依具体情况而定。若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引发仲裁,劳动者能主张自应发而未发工资起始日至申请仲裁之日的工资。比如用人单位正常按月发薪,却无故自某一时期起不再发放,劳动者在数月后申请仲裁,那么这数月未发的工资都可在仲裁中主张。
若涉及加班工资等情况,通常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内均可主张。一般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即若劳动者知晓加班工资未支付,但在一年后才申请仲裁,那么超过一年部分若非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情形,可能不会得到支持。
若劳动者离职,还可就离职前应发未发的工资申请仲裁。总之,劳动仲裁能主张的工资涵盖用人单位拖欠、未足额支付的对应工资期间,但要遵循仲裁时效等法律规定。
二、有病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有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若疾病与劳动权益相关,符合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当事人有权提出申请。
比如,因工作环境致病,怀疑构成职业病,企业却未按规定处理,包括未安排诊断、不支付相关待遇等情况,劳动者可就职业病认定及权益保障问题申请劳动仲裁。再如,患病后在医疗期内,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也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申请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资支付记录、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以证明劳动争议的存在及自身主张。同时,要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申请。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按程序参与仲裁,以争取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劳动仲裁多久开始调解
劳动仲裁中的调解时间并无固定标准。一般而言,在仲裁受理后,仲裁委可能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时启动调解程序。
通常从受理案件到开庭前这一阶段,都可能安排调解。有些仲裁机构会在受理案件后较短时间内,尝试联系双方当事人,询问是否有调解意愿并组织初步沟通。若双方都有调解意向,可能很快就会进入实质调解环节。
而有些情况下,可能要等到仲裁庭完成证据交换、对案件基本事实有较为清晰了解后,才会推进调解,以确保调解能建立在对争议焦点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若案件较为简单、争议较小,调解启动往往相对较快;若案件复杂、涉及问题众多,调解启动时间可能会稍晚。总之,劳动仲裁调解启动时间需结合具体案件的进展与仲裁委的工作安排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能要多久工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