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恶势力的认定标准
一、网络暴力恶势力的认定标准
网络暴力恶势力的认定有以下几个主要标准:
(一)组织特征方面
1. 成员一般为三人以上,成员相对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关系,在实施网络暴力行为时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或协作性。
2. 这些人经常纠集在一起,在网络空间形成一股相对稳定的势力。
(二)行为特征方面
1.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网络上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如多次恶意辱骂、诋毁他人名誉,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或其他损害。
2. 网络暴力恶势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往往是在公众可以浏览的网络平台上实施,其目的在于对被害人形成舆论压力或者造成社会影响。
(三)危害性特征方面
1. 其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网络空间的公序良俗,造成网络环境的恶化。
2. 对特定的受害人或者不特定的多数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他不良社会影响。
二、个人如何解决网络暴力
在面对网络暴力时,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保留证据。将包含网络暴力内容的网页截图、聊天记录等进行保存,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二)要求停止侵权。可以通过私信等方式联系实施网络暴力者,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告知这种行为的违法性。
(三)向平台投诉。各网络平台都有相应的投诉机制,个人可向平台举报网络暴力内容,要求平台进行处理,如删除相关内容、封禁账号等。
(四)寻求法律帮助。如果网络暴力情节严重,对自身的名誉、身心等造成极大损害,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若涉及到侮辱、诽谤等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15岁网络暴力犯法吗
15岁实施网络暴力可能涉及违法。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网络暴力如果对他人造成名誉损害等侵权行为,虽然15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仍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其侵权责任由监护人承担。例如在网络上恶意造谣他人,致使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等情况。
从行政法律角度而言,若网络暴力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相关规定,如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等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15岁由于未达行政责任年龄,不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但可能会被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从刑事法律方面,15岁实施网络暴力行为若构成犯罪,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会被刑事处罚,但如果行为严重危害社会且手段残忍等,可能会被收容教养,同时其监护人也有管教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义务。
以上是关于网络暴力恶势力的认定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