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情形时合同无效
一、有什么情形时合同无效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时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以其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而是通过虚假表示掩盖其他目的,该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违反这些规定会导致合同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不具有法律效力。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故意勾结,为谋取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这种合同无效。
二、合同无效需要去法院吗
合同无效不一定要去法院。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多种,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若合同双方对合同无效没有争议,可自行协商处理后续事宜,比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不必去法院。但如果双方对合同是否无效存在争议,或者对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无法达成一致,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并对合同无效的后果作出判决。此外,也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来判定合同是否无效。
总之,合同无效不一定需要去法院,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行协商、仲裁或诉讼等合适的方式解决。
三、分包合同无效如何起诉
分包合同无效起诉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收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要收集能证明分包合同无效的相关材料,如合同文本、施工记录、往来函件、资金流水等。比如,若合同因没有相应资质而无效,需提供双方资质情况的证明。
其次,确定管辖法院。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可依据合同约定或实际施工地确定。
然后,撰写起诉状。起诉状要清晰列出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明确诉讼请求,如要求确认合同无效、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还要详细阐述事实与理由,说明合同无效的依据和过程。
之后,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将起诉状、证据等材料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供副本。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
最后,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需遵循法庭秩序,围绕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什么情形时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