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讨要工资是哪个部门管理
一、民工讨要工资是哪个部门管理
民工讨要工资可以向多个部门寻求管理和帮助:
1. 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民工工资被拖欠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依法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对逾期不支付的,还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民工加付赔偿金。
2. 劳动仲裁机构。如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争议,如对工资数额、支付时间等有分歧,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3. 人民法院。在有工资欠条等明确证据,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情况下,民工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索要工资;或者在经过劳动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民法典如何规定工资分割
在民法典中,并没有直接关于工资分割的具体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涉及工资分割通常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等情形中有所体现。
从夫妻共同财产角度来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当夫妻双方决定离婚时,对于共同财产中的工资部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割:
一是协商分割原则。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确定工资的分割方式和比例,只要协商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该协商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均等分割原则。若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按照均等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进行分割。当然,在实际分割时,也会考虑到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因素,对工资分割作出合理的调整。
三、民法典关于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虽未直接对工资作出详尽规定,但有一些关联条款涉及相关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债务履行相关。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反债务履行的行为,劳动者作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若用人单位迟延履行,还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可能需要支付逾期利息等。
二是平等与公平原则。《民法典》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及公平原则。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按照约定公平合理地支付工资,不得无故克扣、拖欠工资,确保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
三是保护劳动者权益。工资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其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当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获取工资的权益时,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可能产生的赔偿等。
此外,工资的具体规定更多体现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专门法律法规中,它们对工资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等有更细致明确的规范。
以上是关于民工讨要工资是哪个部门管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