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是否应当由法院
一、无效合同是否应当由法院
无效合同的认定并非只能由法院进行。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除了法院外,仲裁机构也有权认定合同无效。若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当发生合同效力争议时,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对合同是否无效作出裁决。
不过,法院和仲裁机构在认定合同无效时,遵循严格的法律标准和程序。在没有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不能自行随意主张合同无效。只有具备法定无效情形,经法定程序认定,合同才会被确认为无效。所以,无效合同可由法院认定,也可由仲裁机构认定。
二、施工合同无效情形合法吗
施工合同无效情形不具有合法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几种常见情形会导致施工合同无效:
其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这违反了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建筑施工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挂靠”,这种行为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其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招标程序是为了保证工程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发包,未按此程序进行则损害了其他潜在投标人的利益。
其四,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合同也属无效,这会导致工程管理混乱,质量难以保障。
施工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不能依据无效合同主张权利。合同无效后,应按法律规定对已经履行的部分进行处理,比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等。
三、合同无效怎么问对方要钱
合同无效后,向对方要钱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合同已被认定无效或存在导致无效的情形,要求对方返还依据合同取得的财产或折价补偿。说明法律依据和事实情况,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若协商不成,可以考虑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履行合同的凭证、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以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对方取得财产的事实以及自身的损失情况。
最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或赔偿损失。在诉讼过程中,需遵循法定程序,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是否应当由法院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