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成立罪名了吗
一、取保候审是成立罪名了吗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成立罪名。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是否成立罪名需要经过法院的审判。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只是表明其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只有经过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有罪判决后,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成立罪名。所以,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个措施,不能等同于罪名成立。
二、骗保罪取保候审有案底吗
骗保罪取保候审是否有案底,要分情况来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最终的刑事处罚结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仍在司法程序中,嫌疑人只是获得了相对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
如果最终司法机关认定嫌疑人无罪,比如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或者法院判决无罪,那么就不会留下案底。因为案底指的是犯罪记录,没有被认定犯罪自然不存在案底。
然而,若经过法院审判,嫌疑人被判定构成骗保罪,即便此前办理了取保候审,也会留下案底。法院的有罪判决一旦生效,就会记录在个人的犯罪档案中,对个人的很多方面会产生影响,如就业、出国等。
所以,骗保罪取保候审本身不会产生案底,关键在于最终的司法处理结果是否认定有罪。
三、造谣取保候审怎么判刑的
造谣涉嫌的罪名一般为诽谤罪。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的判刑没有直接关联。法院判刑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判定。
对于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判断是否构成“情节严重”,通常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等。
若犯罪嫌疑人存在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在量刑时会从轻处罚。反之,若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可能会从重处罚。所以,具体到造谣取保候审后的判刑,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由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是成立罪名了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