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取保候审可以吗
一、13岁取保候审可以吗
13岁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刑事责任年龄角度,13岁通常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根据法律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13岁孩子实施的并非上述严重犯罪行为,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就不存在取保候审的问题。
其次,若13岁孩子实施了符合上述需负刑事责任情形的犯罪,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有可能适用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对于未成年人,司法机关通常会综合考虑其年龄、犯罪性质、悔罪表现等因素,来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认为孩子符合条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就可能对其取保候审。
二、社区如何管控取保候审
社区对取保候审人员的管控需多方面协作,以确保法律规定落实到位。
首先,建立档案与监督小组。社区应为取保候审人员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其基本情况、案件信息、取保候审规定等。同时成立监督小组,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明确各自职责。
其次,加强日常监管。监督小组要定期与取保候审人员见面,了解其活动情况、思想动态。要求被取保候审人定期汇报生活、工作状况,限制其活动范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再者,进行法治教育。社区可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增强被取保候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规定。
另外,建立与司法机关的沟通机制。社区及时向司法机关反馈被取保候审人员的表现情况,若发现其违反规定,如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立即向执行机关报告。
最后,关注其生活需求。帮助被取保候审人员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三、取保候审直接等开庭吗
取保候审并非直接等待开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后,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但诉讼程序仍会继续推进。
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审查起诉。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材料。侦查终结后,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若决定起诉,会向法院提起公诉,随后法院安排开庭时间。
在此期间,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动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等。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所以,取保候审后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等待进一步法律程序。
以上是关于13岁取保候审可以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