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如何解除关系

2025-07-08 22:21:17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期如何解除关系?取保候审解除有两种常见情形:一是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办案机关作解除决定;二是期限届满,执行机关提前通知决定机关,由其作解除或变更决定。解除时要办相关手续,退还保证金、解除保证人义务。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期如何解除关系

   取保候审的解除有以下两种常见情形和方式:

   一是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办案机关会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例如,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就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二是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机关应在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解除取保候审时,办案人员要制作《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和有关单位。同时,要退还保证金,如果是提供保证人的,要解除保证人的保证义务。

   二、取保候审一年还会收监吗

   取保候审一年后是否会收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一年。期限届满后,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的进展及结果,作出不同处理。

   若案件侦查终结,司法机关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会解除取保候审,不会收监。例如,经调查发现证据不足,无法证明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若司法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逮捕条件,可能会决定逮捕并收监。比如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违反规定,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严重影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或者经审理后,法院判处实刑,也会对被告人收监执行刑罚。

   另外,若案件仍在办理过程中,司法机关可能会变更强制措施,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是否收监要根据后续情况判断。所以,取保候审一年后不一定会收监,需依据具体案件进展和司法机关决定。

   三、血压达到多少能取保候审

   血压高低本身并非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情形。

   根据法律,可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采取取保候审。

   虽然高血压等疾病可能符合“患有严重疾病”情况,但没有明确规定具体血压值可取保候审。判断时,要综合病情严重程度、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等。司法机关会要求提供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和检查结果等材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期如何解除关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