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行政处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行政处罚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若劳动者因行政处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比如劳动者因犯罪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但若是普通行政处罚,未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有明确且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将此类行政处罚情形列为严重违纪可解除合同的情形,并向劳动者公示告知。同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法定程序,如通知工会等。
若用人单位未经法定程序,仅以劳动者受到行政处罚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二、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相应赔偿。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比如工作了五个月,从第二个月起,公司需支付四个月的双倍工资。
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仍需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后的双倍工资差额,直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前一日。
此外,未签合同期间的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待遇若有缺失,公司也应依法补缴或作出相应补偿。劳动者可先与公司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需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仲裁委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公正裁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解除劳动合同是员工提出的吗
解除劳动合同并非一定由员工提出。
一方面,员工有权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员工因个人发展规划、家庭因素等原因,决定更换工作,便可主动提出解除。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能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如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等,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还有协商一致解除的情况。即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解除协议,这种情况下双方均可提出。总之,解除劳动合同的发起主体有多种情形,要依据具体的事实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行政处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