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什么人提出
一、取保候审什么人提出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案件的当事人,自身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司法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请求,以争取在诉讼期间获得相对自由的状态。
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或者存在精神等方面的障碍,无法自行有效表达或行使权利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他们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系密切,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也能够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辩护人,即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等,在履行辩护职责过程中,如果认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请,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取保候审有没有二次
取保候审存在二次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认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会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这便可能出现二次取保候审。同理,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对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
不过,二次取保候审需符合法定条件,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总之,虽然存在二次取保候审的可能,但都要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三、走私能办取保候审吗
走私犯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需符合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取保候审:
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四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在走私案件中,若嫌疑人罪行较轻、悔罪态度好、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或存在特殊身体状况等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就有机会申请取保候审。不过,办案机关会综合考量案件性质、情节、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如果嫌疑人多次走私、走私物品涉及违禁品、社会危害性大,一般较难获批。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什么人提出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