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过了可以撤案吗
一、取保候审过了可以撤案吗
取保候审过了是否可以撤案,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期限届满并不必然导致撤案。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机关经过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应当撤销案件。对于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然而,若侦查机关收集到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且符合起诉条件,案件会继续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会撤案。之后可能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进行审判。
所以,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案件是否撤案取决于侦查结果,关键在于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以及是否符合撤案的法定条件。
二、取保候审还会定罪吗现在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定罪没有必然联系。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会被定罪。司法机关会依据法律和证据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如果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且达到了定罪标准,法院会作出有罪判决。相反,若证据不足,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无罪情形,法院则会作出无罪判决。
因此,取保候审状态下,案件仍会按照法定程序继续推进,最终是否定罪取决于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法律适用。
三、取保候审了怎么知道放人
取保候审申请经司法机关同意后,一般会通过以下方式得知放人信息。
司法机关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后,会制作取保候审决定书。通常会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及其家属、所在单位等。家属可主动与办案机关保持联系,了解取保候审申请的审批进度。若申请获批,办案人员会告知具体的放人时间和地点。
看守所等羁押场所也会依据司法机关的决定办理释放手续。当手续完成,被取保候审人就能被释放。在实际操作中,若家属之前留了有效的联系方式,司法机关也可能会电话通知家属前往羁押场所接人。
此外,律师作为代理人,在整个过程中也会跟进案件情况。一旦取保候审获批,律师会第一时间告知当事人及其家属相关信息,并指导后续的注意事项。总之,保持与办案机关、律师的沟通,是及时了解放人信息的有效途径。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过了可以撤案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