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病情如何定
一、取保候审病情如何定
取保候审中病情的认定需遵循严格程序与标准。首先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诊断证明等材料,说明患病情况。
之后,办案机关会对提交的病情材料进行审查。若材料能清晰证明病情严重,符合法定取保候审情形,可能直接批准;若材料存疑,办案机关会安排专业的医学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依据相关医学标准和规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病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判断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对生活和羁押的影响等。
在我国,严重疾病如严重心脏病、严重传染病等,若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可能危及生命等情况,可作为取保候审的考虑因素。鉴定结果是办案机关决定是否取保候审的重要依据。若鉴定表明病情符合条件,办案机关将依法作出取保候审决定;若不符合,会说明理由并继续羁押。
二、取保候审期怎么计算
取保候审期的计算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从办案机关宣布取保候审决定并执行之日起算。一般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计算时,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内,从次日起算。例如,公安机关在某日宣布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那么取保候审期限从次日开始计算十二个月。
若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在不同司法机关之间流转,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比如案件从公安机关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可重新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期限重新计算。
在取保候审期间,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时,应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三、在异地如何取保候审
在异地取保候审,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符合申请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况,可申请取保候审。
第二,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和拟采取的保证方式等内容。
第三,选择保证方式。可以是提出保证人,保证人需符合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等条件;也可以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第四,等待审批。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情况和所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的决定。
第五,执行取保候审。若获得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
异地取保候审流程与本地基本一致,但需注意配合异地司法机关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病情如何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