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办社保怎么办
一、单位不办社保怎么办
若单位不办理社保,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其一,与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要求单位及时办理社保登记并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通过友好协商,促使单位认识到问题并改正。
其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限期改正,补缴社保费用,并可对单位处以罚款。
其三,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还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并可主张因单位未缴纳社保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赔偿。在仲裁过程中,需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诉求。
总之,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要求单位履行缴纳社保的义务。
二、单位补缴有滞纳金吗合法吗
大家都知道嘛,给养老保险补交可是要交滞纳金滴。这可不是我乱说,这个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要是用人单位没能准时又足额地交上社保费的话,那社保费征收机构就会要求他们赶紧把钱交上来,或者把差的那部分补齐。而且从欠款那天开始,还要每天多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如果还是拖着不交的话,相关政府部门还可能对他们进行罚款,罚款金额在欠款金额的一倍到三倍之间。所以,社保费征收的前提就是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准时足额地上交社保费。这里面的“准时”和“足额”其实是两个并列的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就行了。
三、单位补偿金怎样算
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需依据不同情形确定:
一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例如,工作满3年,支付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是关于月工资的界定。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三是存在工资上限情形。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需注意,经济补偿金计算有明确法律规定,应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执行,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单位不办社保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