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不赔偿怎么办

2025-07-10 21:41:11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后不赔偿怎么办?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通过协商解决,保留沟通证据;还能申请强制执行已司法确认的赔偿协议,也可在刑事诉讼中提附带民事诉讼或结束后单独提民事诉讼,同时注意收集保存证据。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取保候审后不赔偿怎么办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协商解决: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求其履行赔偿责任。沟通时应保留相关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后续作为证据使用。

   2. 申请强制执行:若双方曾达成赔偿协议,且该协议经过司法确认,被害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3.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

   4. 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若未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也可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生效后,若对方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被害人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医疗费用清单、财产损失证明等,以支持自己的赔偿诉求。

   二、取保候审要先羁押吗现在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常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条件时可无需先羁押而直接适用。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也就是说,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取保候审条件,在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后,能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用先羁押。不过,若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逮捕等羁押措施。

   所以,并非取保候审都要先羁押,关键取决于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

   三、二审取保候审有效吗现在

   二审期间取保候审是有效的。在刑事诉讼二审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这些法定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一旦决定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在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若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所以,二审时取保候审不仅有效,且能保障符合条件的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后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