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消取保候审怎么办
一、被取消取保候审怎么办
被取消取保候审,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新的规定或采取新的措施。通常取消取保候审有多种情形,如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发现新证据证明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等。
若被取消取保候审,应立即配合执行机关安排。若被决定逮捕,要按要求到指定地点接受羁押。这是因为逮捕是更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当事人和家属可以要求司法机关说明取消取保候审的理由。根据规定,司法机关应明确告知取消的具体依据。若认为取消决定不合理,可通过合法途径申诉。比如向决定机关提出申诉意见,阐述不应取消的理由,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也可以委托律师介入,律师能从专业角度分析情况,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如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总之,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应对,依法依规处理。
二、判死刑可以取保候审吗
判死刑后不能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随传随到,配合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有严格规定,一般是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而被判处死刑意味着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不符合取保候审关于“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关键条件。并且,判处死刑是审判后的刑罚结果,并非处于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阶段,所以不存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
三、取保候审如何找保证人
取保候审找保证人,要从符合条件的人员里挑选。依据法律规定,保证人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与本案无牵连,即和案件无利害关系,不会因案件结果获益或受损;二是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意味着保证人应具备足够行为能力和影响力来监督被保证人;三是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即具有完全政治权利,且行动自由不受司法等限制;四是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以保证能正常履行保证职责。
通常可从被取保候审人的亲属、朋友中寻找符合上述条件者担任保证人。比如其父母、配偶等近亲属,或是关系密切且满足条件的朋友。确定保证人后,需告知其应履行的义务,包括监督被保证人遵守规定,发现违规及时报告等。同时,要向执行机关提出由该保证人担保的申请,并经执行机关审查认可。若保证人未履行义务,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被取消取保候审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