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贪污犯罪是如何认定的

2025-07-11 03:00:17 法律知识 0
  共同贪污犯罪是如何认定的?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要从主体、主观、客观方面考量。主体需两个以上具贪污罪主体资格人员;主观要有共同贪污故意且存在意思联络;客观要有共同贪污行为。共犯责任分主犯、从犯、胁从犯等,按作用处罚。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共同贪污犯罪是如何认定的

   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需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主体方面,共同贪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员,通常包括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等。

   二是主观方面,各犯罪主体需有共同的贪污故意。即各共犯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共同实施贪污犯罪,且希望或者放任贪污结果的发生,彼此之间存在意思联络。

   三是客观方面,各犯罪主体需有共同的贪污行为。包括共同策划、分工协作实施贪污行为,或者为贪污犯罪提供帮助等。例如,有的负责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公款,有的负责转移、隐匿赃款等。

   此外,对于共同贪污犯罪中各共犯的责任认定,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等。主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从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处罚相对较轻;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根据其具体情况依法处罚。

   二、共同贪污犯罪如何认定

   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需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主体方面。共同贪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等。

   二是主观方面。各犯罪主体需有共同的贪污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且彼此之间存在意思联络。

   三是客观方面。各犯罪主体需实施了共同的贪污行为,包括共同策划、分工协作等。行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利用职务便利,相互配合,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等。

   四是责任认定。根据各犯罪主体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等。主犯通常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承担较重责任;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相对较轻;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按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为共同贪污犯罪。

   三、公司贪污罪怎么处理

   公司中涉及贪污类犯罪,常见的是职务侵占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不同罪名处理方式不同: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若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实践中,一般侵占6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旦发现公司内存在此类犯罪行为,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共同贪污犯罪是如何认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