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取保候审就没事了吗
一、办了取保候审就没事了吗
办了取保候审不代表没事了。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案件的终结处理。
从法律程序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自由的情况下,允许其在社会上等候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案件仍会按照法定程序继续推进,侦查机关会继续侦查,收集证据;检察机关会审查是否提起公诉;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判。
从可能结果看,存在多种情况。一是经过进一步侦查、审查,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案件会撤销或不起诉,这种情况下才没事。二是若有足够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法院会进行审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刑罚。即使最终判处缓刑等非监禁刑,也意味着其行为构成犯罪。
所以,办理取保候审后,被取保人仍需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工作,等待最终的法律裁决。
二、取保候审能让家属办理吗
取保候审家属可以办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家属作为近亲属,符合申请主体资格。
家属办理取保候审,首先要准备好书面申请,说明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及拟采取的保证方式等内容。理由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法定情形。
保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出保证人,保证人要符合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住处和收入等条件;另一种是交纳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家属提交申请后,由办案机关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同意取保候审的,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不同意的,会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取保候审法院会起诉你吗
取保候审与法院是否起诉没有必然联系。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案件是否会被起诉至法院,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若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就会向法院提起公诉。即便犯罪嫌疑人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只要符合起诉条件,依然会被起诉。反之,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此时案件就不会到法院。
以上是关于办了取保候审就没事了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