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外地怎么办

2025-07-11 12:20:22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外地怎么办?被取保候审人去外地,要先向执行机关书面申请,说明事由、时间、地点等;执行机关综合案件情况审批,同意才可行;获批后去外地要遵守其他规定。擅自离开会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还可能有其他处理。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外地怎么办

   被取保候审人去外地,需按以下流程处理:

   首先,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被取保候审人若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到外地,应当向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去外地的事由、时间、地点等信息。

   其次,等待执行机关审批。执行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性质、情节、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对申请进行审查。若认为去外地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执行机关将作出同意的决定;反之则会驳回申请。

   最后,遵守相关规定。经执行机关批准后,被取保候审人方可前往外地。在外地期间,要遵守取保候审的其他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若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二、不可取保是要判刑吗

   不可取保不意味着一定会判刑。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否可取保候审与是否判刑没有必然联系。

   不可取保通常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比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

   而判刑是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法律作出的有罪判决。判断是否判刑需考量犯罪构成要件是否满足,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等。

   实践中,即使不可取保,但经法院审理,若发现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犯罪,也不会判刑。相反,即便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被取保,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仍会被判刑。所以,不可取保和判刑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三、取保候审能转行政吗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针对的是涉嫌犯罪的嫌疑人;行政处罚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二者性质不同。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不能直接转为行政处罚。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能会撤销刑事案件。此时若该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规定,行政机关可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不过,这种转变并非是“取保候审转行政”,而是刑事程序终结后启动行政程序。比如,某人因涉嫌盗窃罪被取保候审,后查明其盗窃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公安机关可以撤销刑事案件,转而依据治安管理相关法规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外地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