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什么人不能取了
一、取保候审什么人不能取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几类人通常难以取保候审:
1. 严重暴力犯罪者:实施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由于其犯罪行为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一般不予取保候审。
2. 累犯和犯罪集团主犯:累犯因有再次犯罪的记录,人身危险性较高;犯罪集团的主犯在犯罪中起组织、策划等主要作用,对社会秩序影响较大,通常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3. 自伤自残逃避侦查者:犯罪嫌疑人通过自伤、自残等方式企图逃避侦查、审判的,表明其不配合司法机关工作,有妨碍诉讼进行的可能,也不能取保候审。
4. 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社会危险性较大者: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判断其是否可能发生新的犯罪、对被害人或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等社会危险性,若危险性较大则不予取保候审。
不过,具体能否取保候审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判定。
二、什么时期取保候审最合法
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依法申请,不存在特定的“最合法”时期。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其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可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此时申请,若成功获批,犯罪嫌疑人能较早恢复一定自由,也利于后续辩护工作开展。
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也会依法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此阶段辩护律师可通过查阅案件材料,更精准地向检察院阐述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理由。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同样会根据案件情况和被告人的状况,决定是否对被告人取保候审。
总之,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在刑事诉讼各阶段申请取保候审都是合法的,应根据具体案情和进展适时提出申请。
三、取保候审能去任何地方吗
取保候审并非能去任何地方。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被取保候审人随意离开指定区域,可能会影响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甚至可能出现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
执行机关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案件的进展情况、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等。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相关规定,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所以,取保候审期间出行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随意前往任何地方。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什么人不能取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