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签订合同是否无效

2025-07-13 00:01:23 法律知识 0
  贿赂签订合同是否无效?贿赂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因这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情况。从《民法典》《合同法》看,贿赂是胁迫手段且违法,合同无效后财产应返还或补偿,过错方担责。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贿赂签订合同是否无效

   贿赂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依据法律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通过贿赂签订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从《民法典》角度来看,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贿赂行为可视为一种胁迫或不正当影响手段,使合同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而且,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贿赂往往涉及双方或多方为谋取不当利益而勾结,必然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此外,《合同法》也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贿赂行为本身违反了《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违法的贿赂行为为基础签订的合同自然无效。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行贿但是亏本了坐牢吗

   行贿亏本与否不影响行贿罪的判定,若符合行贿罪构成要件则可能坐牢。

   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行贿罪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财物,并非考量行贿后是否盈利。根据相关法律,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具有向三人以上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等情形,应追究刑事责任。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所以,即便行贿后亏本,只要达到行贿罪的立案标准,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坐牢等刑事处罚。

   三、收贿罪判刑可以减刑吗

   收贿罪即受贿罪,犯受贿罪被判刑后符合条件可以减刑。

   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对于受贿犯罪而言,悔改表现一般指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等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劳动并完成劳动任务等。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重大立功表现如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等。

   不过,对犯贪污、受贿等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以上是关于贿赂签订合同是否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