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劳动法怎么规定
一、单位劳动法怎么规定
单位在劳动法中有多方面规定:
1.招聘与合同签订: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同时,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法定节假日应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3.工资支付: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4.劳动保护与职业危害防护: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否则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违法解除,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二、急辞工劳动法怎么扣
根据劳动法,急辞工并不必然导致扣工资。但劳动者若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擅自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能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未按此规定,突然急辞工,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因辞职造成的损失,如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因岗位空缺导致的业务损失等。
不过,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即使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每月扣除的部分也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所以,急辞工是否扣工资及扣多少,取决于是否给单位造成损失以及损失大小,且扣除工资有法定限制。
三、怎么申请劳动法援助
申请劳动法援助,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确认是否符合援助条件。一般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在劳动争议方面,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情况可申请。经济困难标准依当地规定。
第二,准备申请材料。通常需提供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经济困难证明,可由社区、街道等出具;与劳动纠纷相关的证据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第三,选择申请地点。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一般县区级都设有法律援助中心。也可到工会设立的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部分律师事务所也会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办理相关案件。
第四,填写申请表。按要求如实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详细说明申请援助的事项、理由及案件情况。
第五,等待审核。法律援助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若获批,会指派律师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服务。
以上是关于单位劳动法怎么规定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