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怎么扣保底工资

2025-07-13 12:00:04 法律知识 0
  劳动法怎么扣保底工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克扣劳动者保底工资,但符合法定情形可扣除。如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相关费用等。无正当理由扣工资违法,劳动者可协商,协商不成可投诉或仲裁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法怎么扣保底工资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克扣劳动者的保底工资。但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可以依法扣除。

   一是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是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可依法从工资中扣除。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保底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若遇到此类情况,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放假怎么开工资

   劳动法规定的放假工资支付情况如下:

   1.法定休假日: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若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需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且不能以安排补休替代支付加班工资。

   2.休息日:劳动者在休息日休息,用人单位应正常支付工资。若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需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3.年休假、婚丧假、探亲假等: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婚丧假、探亲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4.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三、取保候审要退回工资吗

   取保候审本身与退回工资没有直接关联。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是否退回工资取决于工资的性质和来源。如果工资是合法劳动所得,且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提供了正常劳动,那么通常不需要退回。因为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对价,与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取保候审无关。

   然而,如果工资存在违法情形,例如是通过职务侵占、贪污等犯罪手段获取的,那么在司法程序中,这部分非法所得应当依法退回。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对涉案财物进行追缴和处理。

   此外,若劳动者因被取保候审无法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可能会按照相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对工资待遇进行调整。但这也并非是要求退回已发放的工资。总之,是否退回工资需结合工资性质、获取方式等具体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怎么扣保底工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