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哪些会不通过
一、取保候审哪些会不通过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以下情况取保候审通常不会通过: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若司法机关有证据或合理理由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再次实施犯罪行为,一般不会准予取保候审。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这类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不会允许取保候审。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存在这种可能性,会影响案件的正常侦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申请难以通过。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为保护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此类情况也不会批准取保候审。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表明其有逃避法律制裁的意图,不适合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有被发现的吗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若违反规定或存在应被取消的情形,就会被发现并处理。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这些规定,执行机关会及时发现。执行机关会通过多种方式监管,比如要求被取保候审人定期报告活动情况、利用电子监控等技术手段监督等。
此外,若司法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人存在新的犯罪事实、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严重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也会及时处理,可能会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如重新羁押。所以,在取保候审期间,若有违规违法等情况,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被取保候审人应严格遵守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
三、取保候审扣押怎么解除
解除取保候审扣押需按法定程序进行。一般来说,在案件侦查终结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时,应当解除扣押。
首先,办案机关需制作解除扣押决定书、通知书。这是解除扣押的正式法律文书,明确解除扣押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接着,由办案人员持上述文书送达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于财物、文件等被扣押的对象,如果被扣押人是个人,应直接送达给本人;若被扣押人是单位,要送达给单位相关负责人。
然后,在执行解除扣押时,办案人员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财物、文件的持有人对退还的财物、文件进行查点清楚。并且当场开列解除扣押清单一式两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如果被扣押的财物、文件已被存入银行、专门机构保管,应当书面通知银行或者该专门机构解除冻结、保管措施,返还财物。总之,解除取保候审扣押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哪些会不通过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