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后取保候审哪个部门去放人
一、逮捕后取保候审哪个部门去放人
逮捕后取保候审通常由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负责放人。
在我国,当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相关人员可提出申请。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取保候审的,会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因为逮捕的执行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所以在决定取保候审后,多由公安机关具体执行放人操作。公安机关凭借上述法律文书,在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办理相关手续,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状态,让其在遵守一定规定的前提下恢复人身自由。不过,如果案件处于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主体有所不同。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审判阶段,则由人民法院决定,但最终放人环节多由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落实。
二、取保候审阶段变卖财产有案底吗
取保候审阶段变卖财产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有案底。案底通常指的是犯罪记录,只有经法院判决有罪才会留下案底。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意味着案件尚在刑事诉讼进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还未经过法院最终判定。在此阶段变卖个人财产,若财产来源合法且变卖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如没有故意转移、隐匿财产以逃避履行可能的民事赔偿责任等情况,不构成新的犯罪,也就不会因此产生案底。
然而,如果变卖财产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比如恶意转移财产妨碍司法机关的侦查、执行等工作,或者该财产本身是涉案赃物,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构成新的犯罪,经法院判决有罪后就会留下案底。并且,违法的变卖财产行为还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被重新羁押。
三、取保候审回执单是已经定罪了吗
取保候审回执单并不意味着已经定罪。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刑事处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等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取保候审回执单主要是相关部门接收被取保候审人提交材料后,给其出具的收到凭证,证明收到相关文件及材料。
定罪需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要先由侦查机关侦查,收集犯罪证据;之后由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经过开庭审理,根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判决。只有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才意味着被定罪。在此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只是涉嫌犯罪,处于被调查阶段。所以,不能将取保候审回执单视为定罪的依据。
以上是关于逮捕后取保候审哪个部门去放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