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一、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其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 刑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犯侵占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认定:对于侵占罪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具体数额标准,不同地区可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不同规定。一般来说,数额较大通常指侵占财物价值达到一定金额,达到该标准才构成犯罪。
- 告诉才处理: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会受理并进行审判。但如果侵占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则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二、侵占罪的认定
侵占罪的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一是行为对象方面,侵占罪的对象通常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例如,受他人委托保管贵重物品,此物品便属于代为保管的财物。
二是行为方式,需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实施了侵占行为。即行为人将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通过拒绝交还、擅自处分等方式,非法据为己有。比如,保管人拒绝将保管的财物归还给所有权人。
三是数额要求,一般侵占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差异,通常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四是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明知财物属于他人,却故意非法占有。若因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暂时误拿,且事后及时归还的,不构成侵占罪。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还需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如行为人的行为手段、事后态度等进行全面判断,以准确认定是否构成侵占罪。
三、侵占罪的立案条件和标准
侵占罪的立案需满足一定条件与标准。
从条件来看,一是存在合法持有他人财物的前提。即行为人基于委托关系、租赁关系、无因管理等合法缘由,实际控制他人财物。二是实施了非法侵占行为,表现为将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以种种手段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意图归自己所有。
在标准方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一般侵占财物数额较大才予以立案追诉。目前,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不同地区可能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存在差异,但通常在一万元以上。若侵占的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达到相应数额标准,且经财物所有人明确提出返还要求,行为人仍拒不归还的,就可能构成侵占罪,符合立案标准。
需注意,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司法机关才会介入处理案件。
以上是关于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