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是怎么规定的

2025-07-15 10:40:14 法律知识 0
  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是怎么规定的?法人代表所为民事行动,皆由单位承担;如章程或权力机构限缩代表权利,对善意相对方无效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越权签订合同,除非相对方知情或应知,否则代表行为有效,合同对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生效。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是怎么规定的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在行使权利时,应以上述单位的名义进行各类民事活动,而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及后果则需全案由法人承担。

   尽管法人有自主的章程或者权力机构可以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做出限制,但是这些限制不能对抗那些出于善意的相对当事人。

   如果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在职权范围以外,订立了超出其授权范围的合同,那么除了涉及相关合同事项的相对人明确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越权之外,该代表行为仍然视为有效,并且所签署的合同也会对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产生实际影响和约束力。

   二、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指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以及非法人组织的管理者在超出所属权力范围之外做出的合同缔结,倘若获取相对人甚至法定范围内知晓或应当知晓其行为越权这一事实,那么在此情况下,该代表者的行为便依然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与之签订的合同亦会对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产生约束力。

   要判定此类情形中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所签合同是否具有合法的法律效益,其关键的衡量尺度便是指在客观上,相对人是否已经知晓、或者在应有的注意义务下应该知晓他们的代表者已经超越了其原本的权力范围。

   (一)当相对人为善意时,越权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若相对人在不知情、也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即相对人处于善意状态,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具备法律效力,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得以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越权为由,对抗善意的相对人,并主张该合同无效。

   (二)当相对人为非善意时,越权订立的合同无效若相对人已经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到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已经超越了其原本的权力范围,那么这个相对人就属于非善意的,此时所签订的合同将不具备法律效力,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有权以此为依据,对抗非善意的相对人,主张合同无效或不生效。

   三、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的合同对公司有效吗

   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的合同,其对公司的效力需分情况判断:

   (一)构成表见代表的情形下,合同对公司有效。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代表机关,其对外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若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法定代表人有订立该合同的权限,例如法定代表人以往有类似交易惯例,或者公司的相关行为使相对人产生合理信赖,即便法定代表人实际越权,其订立的合同对公司仍具有法律效力,公司应受该合同约束。

   (二)不构成表见代表的情形。若相对人明知法定代表人越权,或者因重大过失不知其越权,此时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的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公司可主张该合同无效,但需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证明相对人存在明知或重大过失的情形。

   总之,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合同的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根据是否构成表见代表等因素综合判定。

   以上是关于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