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些什么情况

2025-07-18 12:00:12 法律知识 0
  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些什么情况?肇事逃逸处罚分两种情况。未构成犯罪的,即未造成严重后果却逃离现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吊销驾照且终生禁考。构成犯罪的,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依情节判不同刑期。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些什么情况

   肇事逃逸处罚分不同情况:

   第一,未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虽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若肇事逃逸导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依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的处罚是怎么规定的

   肇事逃逸处罚分刑事和行政两方面。

   行政处罚上,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此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事处罚方面,逃逸者的肇事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会作为加重情节。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处罚会结合事故后果、逃逸情节等因素综合判定。肇事逃逸不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也会让逃逸者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制裁。

   三、肇事逃逸人伤的不重会怎么办

   肇事逃逸但人伤不重,依然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在民事赔偿方面,逃逸者需承担事故全部赔偿责任。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逃逸者都应赔偿。若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也需照价赔偿。

   在行政处罚上,根据相关法律,会吊销逃逸者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同时,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可能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在刑事方面,虽然人伤不重,但肇事逃逸行为本身若符合特定情形,也可能构成犯罪。例如,逃逸导致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情节恶劣的,可能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即便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也反映出其主观过错和对法律、他人生命财产的漠视,会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理。总之,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逃逸者不能因伤者不重而逃避法律制裁。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些什么情况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