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之后多久可以开车
一、酒驾之后多久可以开车
酒驾后能重新开车的时间因情况而异。
饮酒驾驶,一般暂扣驾驶证6个月。若没有其他严重情节,6个月暂扣期满,参加学习和考试合格后可拿回驾照重新开车。
醉酒驾驶,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如果是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重新取得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要是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总之,酒驾的严重程度不同,禁驾期限有很大差别。务必牢记,酒后不开车,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二、酒驾第一次会怎么处理
1. 酒驾第一次被查,若酒精含量未达到醉驾标准,即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会面临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 若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驾,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 酒驾还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在一些地区,酒驾信息会被纳入征信系统。同时,会被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增加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等级,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切勿酒后驾车,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第一次酒驾会有案底吗
1. 酒驾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 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单纯的饮酒驾驶被处罚后,不会留下刑事案底。
- 但会有行政处罚记录,这些记录会在相关执法部门留存,可能会对个人在一些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在一些需要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的场合,该饮酒驾驶记录可能会被显示出来。
2. 醉酒驾驶则构成危险驾驶罪。
- 一旦被认定醉酒驾驶并被法院判处有罪,就会留下案底。案底会伴随终身,对个人的就业、出国、子女政审等方面都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一些单位招聘可能会拒绝有犯罪案底的人员,出国签证申请也可能因案底而受阻,子女报考某些特殊院校或工作岗位时,政审环节也可能受影响。
以上是关于酒驾之后多久可以开车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