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解散合同怎么补偿
一、单位解散合同怎么补偿
单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二、因公死亡单位如何补偿
因公死亡,单位需承担相应补偿责任,补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丧葬补助金:一般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发放,用于料理丧葬事宜。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若干倍。此补偿旨在给予工亡职工近亲属一次性的经济补助。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可领取一定比例,其他亲属每人每月也有相应比例,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加。
具体补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当地规定的具体标准进行核算。单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申报工伤认定等事宜,确保工亡职工近亲属能够依法依规尽快获得相应补偿。若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补偿责任均由单位自行承担。
三、用工单位9年没有合同可以要求他补偿吗
用工单位9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相应补偿。
从法律层面看,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工满一年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此情形下,劳动者有权主张:一是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补偿,最长可达11个月工资。不过,该请求可能存在仲裁时效问题,各地对于时效起算点规定有所不同。二是因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补偿。
劳动者若要主张补偿,应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之后,可先与用工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单位解散合同怎么补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