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免予处罚依据
一、酒驾肇事免予处罚依据
酒驾肇事并非必然免予处罚,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作考量。
一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比如酒驾肇事但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极其微小且及时采取合理补救措施的。
二是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司法机关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由国家发布特赦令对特定罪犯免除刑罚。
四是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如一些轻微人身伤害类的特定犯罪。
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此时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消失。
六是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需依据具体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二、二次酒驾调头怎么处罚
1. 二次酒驾本身就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二次酒驾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 而关于调头行为,如果在调头过程中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比如在允许调头的地点按规定操作等,一般不会因调头单独受罚。但要是调头时违反交通信号灯、标线,或者妨碍其他正常行驶车辆、行人通行等,那就会按照相应违反规则的情形进行处罚,比如闯红灯会记6分罚款等。
3. 总之,二次酒驾处罚是既定的,调头若违规则按违规情况处理,两者会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对驾驶人的处罚结果。驾驶人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此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自身及他人交通安全。
三、酒驾后会处罚通报单位
酒驾是否会被通报单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酒驾被查处后,交警部门会依法对驾驶人进行相应处罚,如罚款、暂扣或吊销驾驶证、拘留等。但通报单位并非必然流程。
若酒驾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公安机关可能会将情况通报给驾驶人所在单位,让单位了解其违法违纪情况。此外,一些公职人员酒驾,因其身份特殊,可能会面临更为严格的处理,所在单位也会知晓。
不过,普通社会人员酒驾,通常不会专门通报单位,主要是针对酒驾行为本身进行处罚和教育。 总之,酒驾后不一定会通报单位,主要看酒驾情节及驾驶人身份等因素。
以上是关于酒驾肇事免予处罚依据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