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能正当防卫吗
一、暴力犯罪能正当防卫吗
暴力犯罪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遭遇暴力犯罪时,防卫人采取的防卫行为在合理限度内,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此为特殊正当防卫。不过,正当防卫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是存在不法侵害,暴力犯罪显然属于不法侵害;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能提前或事后防卫;三是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四是防卫行为不过当,特殊正当防卫除外。
例如,在面对持刀抢劫时,被害人反抗并致使抢劫者受伤,这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如果抢劫者已被制服,此时再对其进行伤害,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
二、暴力犯罪记录是终身吗
暴力犯罪记录通常是终身的。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一旦某人因暴力犯罪被法院判定有罪,相关信息会被录入犯罪人员信息库。
依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会在司法机关长期保存。这种终身保存机制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司法秩序,方便司法机关在后续办案、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中查询使用。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如果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会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免除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
所以,一般而言暴力犯罪记录会终身留存,但未成年人符合条件的犯罪记录有封存的可能。
三、非法交易是暴力犯罪吗
非法交易不一定是暴力犯罪。
非法交易指的是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交易活动,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比如常见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非法交易毒品、非法买卖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而暴力犯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其显著特征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部分非法交易涉及暴力犯罪。例如在毒品交易中,毒贩为抗拒抓捕、争夺地盘等,可能使用暴力手段,此时就构成暴力犯罪。再如非法买卖枪支弹药过程中,若交易双方因利益冲突发生暴力冲突,也属于暴力犯罪。
但也有很多非法交易不涉及暴力行为。像一些非法的文物交易、盗版书籍光盘交易等,交易双方往往是秘密进行交易,未使用暴力手段,这种情况下就不属于暴力犯罪。
所以,不能简单认定非法交易就是暴力犯罪,需依据具体交易情况和是否使用暴力手段来判断。
以上是关于暴力犯罪能正当防卫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