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诈骗领工资的怎么判
一、境外诈骗领工资的怎么判
境外诈骗领工资人员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若领工资者为诈骗主犯,组织、策划、指挥诈骗犯罪实施,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根据诈骗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量刑,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若领工资者为从犯,即在诈骗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仅负责部分事务、听从主犯安排等,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具体量刑结合其在犯罪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获利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
若领工资者对诈骗行为不知情,只是正常工作获取报酬,一般不构成犯罪。但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确实不知情。
二、合同诈骗后合同是否无效
合同诈骗后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效力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等情形。
在合同诈骗情况下,若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无效情形,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该合同无效。
但多数合同诈骗情形,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被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合同效力溯及既往地消灭,双方需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合同诈骗后合同是否无效,需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判断其属于无效合同还是可撤销合同。
三、搞电信诈骗会坐牢吗现在
搞电信诈骗会坐牢。电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电信诈骗的数额认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此外,即便诈骗数额未达到入罪标准,但如果是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等特定情形的,依然可能会被定罪处罚。所以,实施电信诈骗存在很高的坐牢风险。
以上是关于境外诈骗领工资的怎么判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