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效力的情形和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终止效力的情形和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终止的五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已按约履行的债务,解除的合同,互抵的债务,提存的标的物,免除的债务,以及债权与债务同属一人或法律规定的其他终止情形。
(二)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同权利义务的消失,未履行的义务不再履行,附随义务的产生及履行,特定权利和特定条款的继续有效,如结算和清理条款,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保留,同时,当事人仍需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 【债权债务终止后的义务】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二、合同终止后的效力
合同终止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效力:
其一,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约定的双方权利与义务,自合同终止时起,不再对双方具有拘束力,双方无需再按照原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也不再享有相应的权利。
其二,合同的从权利和从义务一并消灭。例如,主合同终止,基于主合同产生的担保物权等从权利也随之消灭。
其三,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合同终止并不影响合同中约定的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双方应当按照这些条款的约定,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财产等进行结算和清理。
其四,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后合同义务。例如,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等信息予以保密,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相关的后续事宜等。
总之,合同终止后,权利义务关系总体消灭,但仍有部分条款有效且当事人需履行后合同义务。
三、合同中要如何约定合同效力,法律有哪些规定
在签署合同时,务必明文规定合同开始执行的时期以及相关的启动和截止条件;此外,还应当详细注明合同的终止条件。
对于法律层面上关于合同有效性的各项规定,需有充分理解并做出相应遵从。
例如,合同的签署人必须具备正式的法定权限;合同内容也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合同都应该是基于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愿所达成的协议。
倘若合同违反了上述任何一项规定或者存在其他无效的情况,那么这份合同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以上是关于合同终止效力的情形和后果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