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伪证罪的认定

2025-07-28 14:40:51 法律知识 0
  辩护人伪证罪的认定?辩护人伪证罪指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有毁灭、伪造证据等行为。认定该罪从四方面考量,主体是刑事诉讼辩护人,主观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活动,客观有相关伪证行为,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辩护人伪证罪的认定

   辩护人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认定该罪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主体方面**: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主观方面**:须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客体方面**:侵犯的是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实施了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辩护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主客观要件,才能认定构成辩护人伪证罪。司法实践中,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避免冤假错案。

   二、辩护人伪造证据会被判刑吗文章

   辩护人伪造证据可能会被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实施伪造证据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秩序,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轻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伪造证据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对案件审判结果产生的影响等。如果伪造证据行为情节较轻,未对司法程序造成重大阻碍,可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若情节严重,如导致错案发生、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等,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总之,辩护人伪造证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辩护人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辩护人可能触犯的罪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若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构成此罪。

   二是辩护人涉嫌妨害作证罪。指辩护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三是辩护人泄露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罪。如果辩护人违反规定,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泄露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知悉的案件重要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该罪。

   四是辩护人扰乱法庭秩序罪。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辩护人实施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等,可构成此罪。

   这些罪名旨在维护司法秩序和司法公正,确保辩护人依法履行职责,保障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以上是关于辩护人伪证罪的认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