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怎么规定缺勤

2025-07-29 18:41:20 法律知识 0
  劳动法怎么规定缺勤?劳动法未具体规定缺勤,通常由用人单位在合法合规的规章制度里明确。单位可规定旷工定义与处理方式,旷工达一定天数可解除合同。劳动者依法休假不算缺勤,扣工资每月不超当月20%。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法怎么规定缺勤

   劳动法未对缺勤作出具体规定,通常由用人单位在合法合规的规章制度中明确。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关于缺勤,用人单位可以规定旷工的定义,比如员工未按规定请假且未到岗工作达到一定时长算旷工。同时,可明确缺勤的处理方式,一般轻微缺勤可能采取警告、扣除绩效奖金等措施;旷工达到一定天数,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解除需遵循法定程序。

   另外,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工资,这些情况不算缺勤。若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缺勤扣除工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违反劳动法能怎么样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劳动法,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用人单位

   1.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罚款等。如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可给予警告、罚款。

   2.民事责任: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应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加付赔偿金。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不符合规定,需支付赔偿金。

   3.刑事责任:严重违法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如强迫劳动,或因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负责人会被判刑。

   劳动者

   1.违约赔偿: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约定,需支付违约金。

   2.损失赔偿: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劳动法不仅损害对方权益,也破坏劳动市场秩序。双方都应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和对方合法权益。

   三、按劳动法怎么休产假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女职工休产假有明确规定。

   一般情况下,女职工生育可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若难产,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还可享受地方增加的产假,不同地区增加天数不同。

   女职工休产假应按所在单位规定提前申请。通常需提交医疗机构诊断证明、预产期证明等材料,经单位审核批准后休假。产假期间,女职工依法享受生育津贴。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怎么规定缺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