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争议约定了仲裁还能诉讼吗

2025-07-30 01:01:37 法律知识 0
  合同争议约定了仲裁还能诉讼吗?合同争议约定仲裁后一般不能再向法院诉讼。仲裁和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不同方式,约定仲裁则排除法院管辖权,实行一裁终局。但仲裁协议无效或一方隐瞒关键证据致裁决不公时,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合同争议约定了仲裁还能诉讼吗

   合同争议约定仲裁后,一般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和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不同方式。一旦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就意味着双方自愿选择通过仲裁机构来解决纠纷,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仲裁协议无效,如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等,此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还有,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之后可就该合同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合同约定仲裁后,通常应遵循仲裁程序解决纠纷,以维护合同约定和法律秩序。

   二、合同规定了仲裁的还可以起诉吗

   合同约定仲裁条款后,通常不可以再向法院起诉。

   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一旦合同明确约定了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因为仲裁和诉讼是两种相互独立的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选择了仲裁,就意味着自愿放弃了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如果一方违反仲裁协议向法院起诉,另一方有权依据仲裁协议要求法院驳回起诉。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仲裁协议无效或失效,如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仲裁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或者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发现裁决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此时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等方式寻求救济,但这并非是直接起诉原合同纠纷。总之,一般情况下合同规定仲裁的不能起诉,需遵循仲裁协议约定解决纠纷。

   三、委托律师仲裁开庭本人要出庭吗

   委托律师进行仲裁开庭时,本人不一定必须出庭。

   一方面,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仲裁程序。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代表当事人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一系列活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不出庭。

   另一方面,某些情形下当事人可能需要出庭。比如,仲裁机构要求当事人本人出庭说明一些关键事实或情况;当事人对案件有特殊的见解或需要亲自表达某些重要观点;或者案件涉及当事人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因素等,当事人亲自出庭更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

   一般来说,是否出庭由当事人自行决定。但当事人应当与律师充分沟通案件情况,给予律师明确的授权,以便律师能够全面、准确地代理当事人参与仲裁开庭,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以上是关于合同争议约定了仲裁还能诉讼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