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和解需要去法院做公证吗
一、判决书下来和解需要去法院做公证吗
判决书下来后双方和解,是否去法院做公证并非必要程序。
判决书生效后,若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此协议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若和解协议涉及重大利益、财产数额较大或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增强协议证明力等情况,可选择去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而非公证。法院会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出具裁定书确认和解协议效力,该裁定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执行力。
若只是普通和解,不涉及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并依约履行即可。所以是否去法院做相关确认,取决于和解协议具体情况及当事人的需求。
二、法院判决下来后双方和解了怎么办
法院判决下来后双方和解,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第一,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就争议事项协商一致,形成书面和解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等内容,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第二,申请执行和解(若涉及执行程序)。若判决已进入执行阶段,双方和解后,可将和解协议提交给执行法院。依据相关规定,执行员会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达成执行和解后,执行程序可中止。
第三,履行和解协议。双方需按协议约定履行各自义务。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有权选择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也可就履行和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终结案件。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法院会作执行结案处理,至此整个案件终结。
双方和解时要确保和解协议合法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对和解程序或协议内容有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三、判决书生效后双方能和解吗
判决书生效后,双方仍然可以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判决书生效意味着法律文书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这并不妨碍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
首先,这种和解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双方出于自愿,就可以就判决所涉事项重新协商,对权利义务的履行方式、时间、金额等内容进行重新约定。比如,在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后,双方可协商分期还款、减少还款金额等。
其次,和解后,双方可以按照和解协议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可以选择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判决的执行。因为和解协议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原生效判决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
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后,应将和解情况告知执行法院(如果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院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终结执行程序。若双方全面履行了和解协议,法院会作结案处理。
以上是关于判决书下来和解需要去法院做公证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