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之后还能出调解书吗
一、判决之后还能出调解书吗
判决之后一般不能再出调解书。
判决是法院经过审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的权威性判定,标志着诉讼程序在实体问题上的终局处理。一旦判决生效,就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已被明确固定下来。
而调解书是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后,由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在判决前,只要当事人自愿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都可以组织调解。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判决尚未生效,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愿意自行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可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或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符合规定后,有可能根据新的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但如果判决已经生效,通常不能再以调解形式改变判决内容,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等法定途径进行纠错或处理新情况。
二、拿到判决书后还能调解吗
拿到判决书后仍有可能进行调解。
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后,双方可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合法原则,组织当事人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若判决已生效,当事人还能在执行阶段进行执行和解。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达成和解协议后,执行程序可中止,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可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所以,拿到判决书后,无论是在上诉阶段还是执行阶段,都有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机会。
三、法院判决书下来还可以再次调解吗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通常情况下不能再次调解。因为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后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一旦生效就代表案件已经有了最终的处理结果。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在上诉期内,当事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在二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另外,在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这是在法院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自愿协商,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履行的协议,以解决执行问题。
总之,判决书生效后虽不能再走原审判程序的调解,但在上诉阶段和执行阶段有通过调解或和解解决纠纷的可能。
以上是关于判决之后还能出调解书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