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人有哪些规定
一、取保候审的人有哪些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人如需离开,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开,以确保司法机关能随时与其取得联系。
2.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及时报告变动情况有利于执行机关掌握被取保候审人的动态。
3.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司法机关传讯被取保候审人时,其必须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等。
4.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包括不能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等。
5.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人要保证案件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多项规定: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若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还可能被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二、捅人取保候审怎么判刑的
捅人致伤涉及的罪名一般为故意伤害罪,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的判刑结果并无直接关联。其判刑主要依据犯罪情节、伤害后果等因素判定。
若致人轻伤,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情节较轻,初犯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可能会判处拘役或者适用缓刑;若情节较重,可能会判处接近三年的有期徒刑。
若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手段残忍、致被害人严重残疾等,会在该幅度内从重处罚;若犯罪后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则可能从轻处罚。
若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手段、后果以及犯罪后的表现等,作出合理量刑。
需注意,具体案件的判刑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若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三、取保候审回执单怎么办理
取保候审回执单办理步骤如下:
公安机关执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会在收到取保候审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后执行取保候审。执行时,要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并责令其遵守,告知其违反规定的后果。
送达回执
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后,会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决定机关。具体做法是填好回执单,写明取保候审的执行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是否按规定到案等信息。
回执反馈
填好的回执单要尽快送达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一般是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若采用直接送达,需让决定机关收件人签字确认;若采用邮寄送达,要保留好邮寄凭证。
办理取保候审回执单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确保手续完备、信息准确,以保障取保候审措施合法、有效地执行。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的人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