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发工资吗
一、取保候审发工资吗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发工资需分情况来看。
如果是劳动者被取保候审,用人单位可暂停与其的劳动合同履行。若劳动合同暂停履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工资,且暂停履行期间双方不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也不计算为本单位工作年限。不过,若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劳动者可按国家赔偿法要求赔偿。
要是用人单位未暂停履行劳动合同,应正常支付工资。因为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劳动者不能正常工作,若其能正常为单位提供劳动,就有权获得相应报酬。
对于公职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停发原工资,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若日后被证明无罪,经相关部门认定,会补发工资。
总之,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发放情况要依据不同身份及单位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等因素综合判断。
二、个人工资如何维权
个人工资维权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证据: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待遇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将在维权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2.与用人单位协商:先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工资问题所在,要求其支付拖欠或不合理扣除的工资。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省时省力。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投诉时需提供相关证据和个人信息。
4.申请劳动仲裁:如劳动监察部门未能有效解决,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具有法律效力。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按规定参加仲裁庭审。
5.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法审理,作出判决。
维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依法依规进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资减少如何维权
工资减少维权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与单位沟通:发现工资减少,先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要求其说明工资减少的原因。通过沟通,可能存在误解或沟通不畅问题得以解决。
2.查阅合同与规章制度:仔细查看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的条款,以及单位的薪酬制度和相关规定,确定单位减薪是否符合约定和规定。若不符合,可作为维权依据。
3.收集证据:如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作成果文件等,这些材料能证明正常工资水平和工作情况,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撑。
4.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与单位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发现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
5.申请劳动仲裁: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未达预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机构会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6.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发工资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