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不发工资会怎么样
一、劳动法不发工资会怎么样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违反劳动法,需承担多方面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上,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并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此外,劳动者还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总之,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不仅要履行支付义务,还可能面临经济赔偿,甚至刑事处罚。
二、劳务无效合同工资怎么办
劳务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工资的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若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在付出劳动后能获得相应经济回报。
如果双方对劳动报酬的数额存在争议,可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则实行同工同酬。
若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需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因合同无效致使劳动者失业、收入减少等损失,用人单位要给予相应赔偿。
若双方无法就工资支付及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处理此类纠纷时,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考勤表、工资条等,以证明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应得报酬。
三、劳动法怎么规定员工工资
劳动法对员工工资有多项规定。首先,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其次,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若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再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此外,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周期且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未提供正常劳动,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不发工资会怎么样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