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降薪符合劳动法吗怎么赔偿
一、单位降薪符合劳动法吗怎么赔偿
单位降薪是否符合劳动法需分情况判断。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降薪,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则符合劳动法。根据法律规定,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若未经协商,单位擅自降薪,则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劳动合同一旦签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按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单位单方面降薪构成违约。
当单位擅自降薪,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一是与单位协商,要求恢复原工资待遇;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二是劳动者以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劳务派遣怎么用不违反劳动法呢
要确保劳务派遣合法合规,不违反劳动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严格岗位适用。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工作岗位指存续时间不超过一定期限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因员工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第二,规范派遣单位资质。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其需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规定金额。
第三,依法签订合同。派遣单位要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应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等内容。
第四,保障劳动者权益。用工单位应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第五,控制派遣用工比例。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三、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无效授权吗
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并非必然构成无效授权。
一般而言,若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意味着其在一定程度上授予用人单位后续填写合同内容的权利。但这种授权是否有效,要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后,填写的内容符合双方此前协商一致的结果,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未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那么可以认为这种授权是有效的,合同内容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然而,若用人单位滥用这种授权,填写的内容与双方协商不一致,或者存在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那么该劳动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存在较大法律风险。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应拒绝签订空白合同。若已签订,要及时收集能够证明真实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方面的证据,以防日后产生纠纷。
以上是关于单位降薪符合劳动法吗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