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日薪怎么规定的
一、劳动法日薪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未直接规定日薪标准,但提供了确定日薪的方法。通常,日工资可通过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若劳动者实行计时工资制,用人单位需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薪酬。计算日薪时,将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即可。例如,某劳动者月工资5000元,其日薪约为229.89元(5000÷21.75)。
在加班工资计算方面,日薪也很关键。工作日加班,支付不低于日薪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日薪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日薪300%的工资报酬。
此外,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日薪会根据劳动者当日工作小时数及小时计酬标准来确定。
二、劳动合同签了也无效吗
劳动合同签订后不一定都有效,存在部分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是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合同。例如,劳动者伪造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如合同中规定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加班费,这就排除了劳动者获得加班报酬的权利,该条款无效。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若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所以,劳动合同签订后不一定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三、劳动派遣合同哪些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形下劳务派遣合同无效:
第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重要工作信息,诱骗劳动者签订合同,该合同可认定无效。
第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若合同中规定用人单位无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等条款,因排除了劳动者的法定权利,该合同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具备法定资质,若不具备相应资质却签订派遣合同,该合同无效。另外,派遣岗位应符合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要求,如果将长期性、核心性岗位进行劳务派遣,所签订的合同也可能被认定无效。
当劳务派遣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日薪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